开云下载安全是一家生产无机水磨石、磨石地坪、水泥自流平地面、修补砂浆的专业厂家!

咨询热线:

13188973775

【历史背景和文化】川北人民行政公署主要办公建筑风格特色鉴赏‖李万斌

发布时间:1970-01-01 编辑作者:开云下载安全 浏览次数:1 文章来源:工业无机磨石地坪

[导读]: 解放初期,为完成艰巨复杂的社会变革任务,中央决定将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和重庆直辖市。川北区下辖南充、遂宁、剑阁、达县四个专区和南充市。 据《中国川北区历史》记载,1950年1月5日,川北临时工作委员会、川北行署直属机关...

  解放初期,为完成艰巨复杂的社会变革任务,中央决定将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和重庆直辖市。川北区下辖南充、遂宁、剑阁、达县四个专区和南充市。

  据《中国川北区历史》记载,1950年1月5日,川北临时工作委员会、川北行署直属机关的南下干部到达南充,展开接管建政的各项工作。

  1月20日,中央西南局批复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同意以、赵林、韦杰、郭林祥、王贵德、李登瀛、秦仲芳、李林枝、王叙五、孙先余、董弼忱11同志组成川北区党委。为,赵林为第二书记,李登瀛为组织部部长,董弼忱为社会部部长(据查,川北区党委未设社会部,董弼忱为川北行署公安厅厅长),张永春为宣传部副部长。”2月20日,同志到达南充。

  川北区党委和行署机关均设在南充市。1950年,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办公地暂时在南充市仪凤街(今四川省蚕业研究所老建筑一带)。

  川北行署成立之初,内设办公室、秘书处、民政处、财政处、文教处、公安处、交通处、农林处、工商处、卫生处、新闻出版处、交际处、总务处等机构以及劳动局、粮食局、税务局。以后随着工作的发展和需要,这些机构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7月前后,以办公室、秘书处、总务处为基础,成立了办公厅;民政处、财政处、文教处、交通处、农林处、工商处、卫生处等均由处改厅。

  1950年春夏,川北行署建筑部门选址南充市北部高坡处一带开建川北行署办公建筑群。1951年,整个建筑完工,川北行署迁入办公。

  1952年夏,按上级安排,川北区委、川北行署撤销,归入四川省。同年秋,四川师范学院迁入。

  西华师范大学行署校区南大门与教学楼之间的大道(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总体概貌,川北行署建筑群取向坐北朝南,以行署办公厅主要建筑(包括:川北行署办公大楼、行署主任和副主任办公房、区委和行署中心会议楼)以及川北行署礼堂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各有南北走向干道,沿东西干道依次建有五幢办公楼为翼,构成川北行署办公建筑群。

  当进入西华师范大学行署校区南大门,穿行校区前大道近百米西侧处时,可见一座雅安校友捐赠的“孔子杏坛讲学”雕像。(此处原有川北行署正大门)。循大道直行,即可见一开阔地带(原此处中间有行人道,两侧各有一个篮球场,球场四周栽有苍翠的塔柏),现为一铺上花岗石的升旗仪式广场。

  在此活动广场北面,建有川北行署办公大楼,系一座三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呈横放“工”字形,面阔近80米,进深近35米。两侧配楼进深稍宽。整栋大楼系青瓦歇山顶,屋顶设通气天窗。外墙浅灰色,似使用磨砂工艺。南立面一楼中间开有三个仿延安窑洞拱型门。拱型门后是开敞大厅,大厅两侧是办公房间。大厅后有一东西向贯通的楼内过道,且东、西头有侧门。大厅过道靠北后部是一间左右开门的大房屋,屋中摆放一超长办公柜台。一楼东、西两侧各有楼梯上二楼。二楼、三楼中间有过道,在过道南、北面是数间办公用房。

  1989年,因当时学校办学教室紧张,加之此行署办公大楼多处渗水、维修困难,为解决当时办学难题,将旧楼撤除,在原址修建了一座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大楼。

  在川北行署办公大楼旧址上建设的教学大楼(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在川北行署办公大楼旧址上建设的教学大楼雅安校友赠送的《孔子杏坛讲学》雕塑(西华师大党委宣传部 摄,康健 供图)

  在此大楼后,有一贯通东西干道的行人道,再经过一条正中的步行道,迎面可见一座居中的六瓣莲花型水池。这座六瓣莲花圆弧型边沿水池,高约46厘米。水池中有一群锦鲤悠闲地游动。水池中央有一高约1丈许的假山,假山凹处有一株黄桷树和一些蕨类植物、苔藓,四季充满生机活力。水池边外层花槽中栽有一圈栀子花。这座水池给整个办公区的景观增添了层次感和宁静感。

  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前六瓣莲花型水池旁绿化带立有一块“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墨色大理石碑(蓬州闲士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前行署主任、副主任办公楼(蓬州闲士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前行署副主任办公楼(蓬州闲士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这两座砖混结构建筑办公房的样式、结构、面积、色彩、风格完全一样。每座办公房总面积220平方米。俯瞰每座平房,好似一“凸”型,红砖墙体,正面中腰部嵌装四个木格玻璃窗,窗户上下墙体覆灰砂浆涂层。屋内铺木地板,底部有隔潮层,石砌墙脚间隔装有铸铁通气栅格罩,房顶中式斜面“歇山顶”,屋檐及檐口样式仿汉代制式,檐口简明,屋脊无装饰,朴素大方。正面当中开双扇木门,进正门有一过道,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大屋,用于接待来客、放资料以及秘书使用。靠后有一间大屋和一个洗漱间。当年,位于西边这座办公房由川北行署主任同志和另一位副主任使用。墙面贴一小块铭石“同志办公旧址”。该旧址现布展为“川北行署历史陈列室”。今在办公房外花园西南前侧立一纪念石,石上镌刻同志手书题词“新川北在战斗中行进”。

  在川北行署主要领导办公房后,会看见一个花棚架。花棚架东、西侧各有3根圆形青砖立柱,每根圆柱直径约尺许,高约4米,花棚架横梁原为木质条,后改为水泥架条。花棚架下有一株藤龄超过70年的紫藤,这株紫藤主藤有大碗口粗,8—9根支藤也像茶杯样粗,富有韧劲和活力的紫藤铺满花棚架,有的紫藤还攀爬上邻近的大香樟树干上,每到春深时节,盛开着串串美丽的紫藤花,紫红缤纷,摄人魂魄。花棚架两旁有花圃,绿草如茵,栽有桂花树、玉兰树、万年青等,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穿过紫藤花棚架,登7—8步石阶,就来到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前。此楼系一栋两层楼房,建在一石砌平台上,为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俯瞰全楼呈横放“工”字形。楼正中间内收,两侧楼前后展开。楼正面有四根仿苏式圆形立柱,均饰有凹型明槽。正门前两根明柱,柱根为中式石质鼓形基座;另外两根立柱,1/3部分砌入墙体中。该楼面阔三间为26米,进深为17.3米,全楼建筑面积755平方米。一楼底层有隔潮层。一楼有双开木质正大门,进正门前有遮雨走道街沿。一、二楼中间为两个大会议厅,两侧一、二楼各三间办公室。两侧木楼梯,为减缓坡度,一楼上楼木梯中段有一平面(稍靠后有一小卫生间),回折180度木楼梯步上二楼。底层为水磨石地面,二楼为木质楼板。二楼南面内阳台敞亮,视野开阔。当人们站立会议楼前,抬头可见在二楼阳台外壁面,呈一字形装饰一组红五星图案,阳光照耀下,非常醒目。整栋楼外立面墙壁有混合磨砂保护墙体,墙体分呈规范的块面,分别装饰菱角型、凌花型、T字形、条纹型等纹案,墙脚处饰回纹连环纹样,整个装饰简洁明快,典雅凝练。会议楼前石壁边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绿化台,分别栽有三株塔柏(东侧绿化台中尚存两株),株株挺拔苍翠的塔柏,像肃立的卫士守卫着会议楼。中心会议楼东侧石坎高坪上原有五角星形状花台,后改为圆形花台,今花台中有一株黄桷树。会议楼西侧平地面两边有花圃,正中留有一步行道,居于中间处有一菱角形花台,花台中栽有一株茶花树。据西华师大老同志讲,这株茶花树是当年同志选定并和大家一起栽的。迄今70多年过去了,已长成一株主干粗壮枝似钢筋的硕大茶花树,被人们爱称为南充的“茶花王”。不少退休老人常来此处观赏茶花,关心茶花树的长势。其实,从心灵深处讲,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欣赏赞美茶花树及茶花那真诚、激情、坚韧、乐观的品格。“花如其人人似花”。的确,每年冬季,这株茶花树枝头就挂满花苞,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蕊金黄,重瓣花朵,鲜艳夺目,光彩照人。

  在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后有一石砌崖坎。石砌崖坎边上,建有一排形似蜂巢格状的青砖简约围栏,高一米余,朴素大方,既稳固又耐用。

  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段石阶梯(为减缓坡度,阶梯中间有一段平面石板)。拾级而上,即可见一开阔广场,人们称之为“行署广场”,在其四周是粗壮苍劲的法国梧桐树。一排排法国梧桐树之间有人行道,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缝隙,洒下明媚的阳光。

  站在宽阔的广场上,向北迎面可见沐浴在明媚阳光中的一座高大建筑,那就是闻名遐迩的“行署礼堂”。

  “行署礼堂”居于行署办公区的最高位置。该建筑端庄大气,墙体砖混结构,木格玻璃窗,大斜面青瓦“悬山式”屋顶,礼堂屋顶有三组共六个通风换气窗。在礼堂正面高处立式墙壁上,镌刻有同志亲笔书写的“行署礼堂”四个大字。礼堂两侧各两扇双开门,礼堂室内空间高,两侧有U形包厢、礼堂后部分有二楼包厢座位。礼堂主席台前上方横檐正中悬挂川北地区第一枚国徽,主席台后有化妆间、储物间和休息间,有供人员进出和运送仪器设施的通道、应急门。礼堂地面座椅下有换气通风口,保证礼堂内空气流通,夏季凉爽。

  在川北区委、川北行署办公厅中轴线上的两翼,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大体规范一致的办公楼(东、西各有五栋)。今东侧尚存有二、三、四、五栋办公楼,每栋楼大致面阔11间约56米,进深12米;西侧也尚存二、三、四、五栋办公楼。西侧尚存的二、三栋楼,大致面阔9间约36米,进深12米。2023年12月12日,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了隆重的中国蜀道研究传承平台“蜀道研究院”揭牌仪式。川北行署旧址西二楼〔曾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1月恢复校名四川师范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办公楼〕,今为四川省“蜀道研究院”办公科研用房;今西三楼作为学校“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办公科研用房,按中华传统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陈列经典文献。西侧尚存的四、五栋楼,面阔11间约50米,进深12米。每栋办公楼皆一楼一底,全部系青瓦“歇山式”屋顶。楼正面有砖体立柱,立柱后多为过道(街沿)。正中有木质楼梯。二楼有阳台兼作走廊。每栋办公楼周边皆绿化栽树,有中华青皮梧桐树、香樟树、黑壳楠木树、黄桷兰树、柚子树等。

  川北行署建筑群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更在建筑风格上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建造工艺价值。

  其一,整个建筑群吸取了我国汉代建筑的总体风格和优点: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展开,端庄大方。主要优点: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均匀、对称,配套齐全;建筑顶部舒展大方、檐口简洁工整,基部稳固、气派;门窗开设合理、敞亮实用;装饰简洁、明快、和谐;园林布置巧妙和谐。

  比如,川北行署主要领导办公室与川北行署中心会议楼构成一品字形组合。此“品”字形状组合,寓意深刻,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人品”“政品”,品人格、品政品,品味人生,珍惜人生。川北行署礼堂的正立面,挺拔向上,凛然正气,状似丰碑,气势非凡,给人以自豪感、荣誉感。又比如,六瓣莲花形水池的寓意甚美:水池仿佛是一朵盛开的大大的莲花,令人不禁感叹,有水有灵气,似乎还含有深刻的寓意,以清水喻好人好品,以鱼水喻干群关系。时时提醒人民公仆谨记:上善若水,嘉言懿行,清正廉洁,爱莲自安。

  其三,整个建筑的风格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比如,中心会议楼的立柱、墙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借鉴了苏式建筑优点并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工艺水平。又比如,各办公厅的楼房,采用了川北民间建筑的优点,设置“街沿”遮风挡雨,便于来人歇息,朴素大方,简明实用。

  川行署办公区东侧(左)、西侧(右)南北干道(蓬州闲士摄,图片来自:四川方志图库)

  其四,整体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在细节处理上展现了民族风格和民间技艺精华。

  比如,行署礼堂的正门立柱基座的磉磴石雕刻技法图案,质朴又不失细腻,祥瑞丰满且活泼开朗。又比如,中心会议楼的墙壁装饰花纹图案,各处细节处理都体现了建筑工艺的精益求精。

  总之,川北行署办公区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宝贵的价值。“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川北行署主要建筑不仅是川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优良品质精神的体现和劳动者的精湛技艺的展示,更是川北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载体。同时,也是讲好川北故事、四川故事、中国故事的好题材,是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理应倍加珍惜!

  作者:李万斌〔四川阆中人,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四川文理学院党委书记〕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